信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
时间:2025-02-11 来源: 阅读量: 【字号:【打印正文】

       2024年,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市发展改革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深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,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主体责任,始终坚持依法行政,切实将法治建设与发展改革工作相结合,多措并举、狠抓落实,促进发改系统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。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

 一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

(一)在强化法治思维上筑牢责任墙。一是全面深化理论武装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,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,党组理论中心组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1次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研讨1次,党组会第一议题常态化学法18次,全委赴苏州培训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1次,开展业务相关法律法规集体学习14次。二是层层压实法治责任。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为组长,班子成员为副组长,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,切实加强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。今年以来,委党组会研究安排法治建设工作2、研究行政许可事项5次,召开全面依法治市考核工作部署会1法治督察工作座谈会1次三是抓好贯彻落实。高位推进法治政府建设,将法治建设工作列入委年度工作要点,制定委《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分工方案》把各项法治建设考核任务分解到相关,加强督促,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2023年度全面依法治市考核我委取得优秀等次。

(二)在规范行政行为上打好组合拳。一是规范决策程序严格落实重大决策要经过公众参与、专家论证、风险评估、合法性审查、集体讨论决定、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的程序,全面推行法律顾问、公职律师制度,对委重大行政决策、行政规范性文件、行政协议、重大执法决定进行法律顾问和法规科双重合法性审查,2024联合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、行政协议、定价项目25件。二是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发。全年制发并备案规范性文件2件,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地方性法规政策清理,对我委起草的18个市委文件、23个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和22个委政策文件提出了清理意见,对不一致、不衔接、不配套的内容进行清理,确保文件合法有效三是依法推进政务全面公开。完善“互联网+监管”平台系统录入工作,将2024年的执法行为信息情况全面准确录入系统,确保执法情况公开透明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推行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,扎实推进政务服务事项“一网通办”,给企业提供更方便、更快速的服务方式。

(三)在落实执法责任上守住警戒线。一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聚焦行政执法的源头、过程和结果三个关键环节,制定并执行《2024年部门联合抽查计划》按时将抽查计划和检查结果录入双随机、一公开系统及委官网进行公示,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。2024年无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。二是全面提升执法队伍素质水平。常态化开展执法业务培训,强化行政执法资格管理,202414名同志通过新申请行政执法资格测试,43通过执法资格年度审验工作,进一步提升了行政执法队伍整体水平。2024行政处罚事项。三是严格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。组织县区及相关执法科室建立行政执法档案,及时依法受理、办理行政执法监督案件。常态化开展发改系统案卷评查工作,强化事后监督及跟踪问效2024年无执法监督案件发生。

(四)在全面依法履职上答好发展卷。一是“信用信阳”城市品牌创优创新。印发实施《信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提升行动方案》,统筹推进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,拓展信用应用场景,全面塑造“信用信阳”城市品牌和“信易贷”服务品牌。大力推动“一纸信用报告”代替44个领域无违法违规领域记录证明,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。健全完善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主动告知机制,深化“双书同达”和“两工作台账”,已完成对全市266个存量(已退出155)和3902个新增行政处罚信息涉及市场主体的主动告知提醒工作。信用修复纳入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重点事项,今年以来开展信用核查3070次,受理信用修复申请1366条,初审及时率和完成率均100%。目前市“信易贷”平台已入驻本地企业11.8万家、银行82家,受理贷款申请10723笔、总授信210.83亿元。二是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激发。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,扎实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工作,联合印发《信阳市贯彻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工作方案和近期举措》,推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。印发《信阳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部门联席会议制度》,牵头成立由42个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部门联席会议,统筹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,为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。三是纾难解困提质增效。出台《关于印发项目建设纾难解困市长办公专题会议制度》,由市(县区)政府主要领导每周一主持召开纾难解困市(县区)长办公会,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“疑难杂症”,进行“解剖麻雀式”研究会商,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持续优化项目建设环境,有效推动项目快落地、快建设、快达效。2024年,共召开项目建设纾难解困市长办公专题会议33期,上会议题70个,其中项目议题60个,企业议题10个,研究会商241个具体问题(其中关于项目议定事项197个、企业议定事项44个),县级层面通过召开县(区)长办公专题会议,共研究解决1203个项目(企业)问题。“周一见”机制实施以来得到了新华社、河南日报等新闻媒体的的关注和报道。

(五)在普法宣传教育上挂出作战图。一是制定普法工作计划。稳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持续加大普法力度,制定2024年《学法工作计划》《普法工作计划》《法治机关建设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》,明确每月普法主要内容形式,编制《信阳市发展改革系统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(2024年版)》,切实增强机关干部学法守法尊法普法意识。二是组织普法宣传活动。严格落实“谁执法谁普法”责任制突出服务对象、联合共建社区、深入服务企业,高质量开展开展了美好生活·民法典相伴绿色转型,节能攻坚节能宣传、弘扬诚信文化 赋能基层治理诚信普法宣传“宪法宣传周”等活动,向群众发放宣传物料2000余份,开设专题讲座3营造良好法治社会环境上半年普法材料4次被作为全市典型经验做法三是加强普法队伍建设。组织委机关工作人员参加在线学法培训考试,参训率和优秀99%。组织成立普法志愿者服务队,开展委依法行政培训及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,不断提升普法水平

二、存在的主要问题

(一)思想认识有待提高。部分行政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还不强,个别同志认识还不够到位,依法行政的要求、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还不够高。 

(二)制度执行尚有差距。已对行政执法、规范性文件、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等工作建立了系统的管理机制,但在实施过程中,落实仍有差距。 

(三)行政执法不够规范。大部分科室认为行政执法与本科室没有关系,忽略了行政许可中的项目核准就是行政执法,应该按照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执法的要求开展相关工作,规范许可程序,做好行政许可文书。

三、2025年推进法治建设的主要安排

(一)着力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。持续开展常态化线上+线下学法开展发改系统领导干部法治建设专题培训,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、推动发展、化解矛盾、维护稳定、应对风险的能力,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,严格履行重大决策公众参与、专家论证、风险评估、合法性审查、集体讨论法定程序,牢固树立起法律至上观念,树立法治政府良好形象。

(二)着力健全完善行政决策机制。全面落实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,健全完善审核标准、审核流程、处置措施等配套规定,未经法制审核不提交党组会讨论,不断提高行政决策的能力和水平。建立发文必经法制审核工作机制,严格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权限和发布程序,做到“有件必备、有备必审、有错必纠”。严格做到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标准,细化办事流程,规范操作程序。

(三)着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。严格落实行政执法“三项制度”,及时公开与行政行为有关的法律政策依据、办事流程及具体结果,做到行政执法全过程可回溯管理,增强行政执法透明度。深化政执法体制改革,通过充实执法力量、强化业务培训、规范执法行为等方式,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能力水平。

(四)着力提升法治宣传学习效能。全面加强依法行政宣传教育,充分利用信用关爱日节能宣传周、宪法宣传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主题教育,让法治政府建设深入人心。及时修订和完善与法律法规相适应的规范性文件,加强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,进一步完善我市发改政策体系。

(五)着力完善招标投标体制机制。持续宣传贯彻国家关于招标投标领域政策,会同各有关单位建立招标投标部门协同监管机制,制定招标代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信用评价办法,切实解决招标投标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,推动我市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。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25210    

隐私保护 | 免责声明 | 联系我们

主办:信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    技术支持:大河网

政府网站标识码:4115000041 豫公网安备 41159202000194号豫ICP备1705107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