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障碍    |    互动交流    |    进入适老模式

政  策

政府信息
公开指南

政府信息
公开制度

政府信息
公开年报

依申请公开

信阳市能源发展规划

发布时间:2018-08-29 00:00 | 浏览次数:

信阳市能源发展规划

 

 

(2018~2025)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信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

二零一八


   

一、发展基础... 1

() 能源保障能力持续提升... 1

() 能源结构调整初见成效... 2

() 节能减排能力大幅提升... 2

() 保障民生水平不断提高... 2

二、发展机遇和挑战... 3

() 发展机遇... 3

() 面临挑战... 4

三、目标方向... 5

() 总体思路... 5

() 基本原则... 5

() 发展目标... 6

四、主要任务... 9

() 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,促进能源结构调整... 9

() 优化发展化石能源,坚持能源清洁高效利用... 12

() 坚持绿色低碳,加快能源消费方式转变... 13

()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能源保障能力... 14

() 加强能源创新技术应用,推动装备产业发展... 16

五、保障措施... 18

() 加强组织协调... 18

() 强化规划引领... 18

() 完善基础设施... 18

() 提升能源行业管理水平... 19

六、环境影响... 20


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, 是信阳市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、建设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市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构建现代化产业新体系的重要保障。为准确把握信阳市能源的发展方向,促进能源与经济、社会、环境、生态的协调发展,保障信阳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基本形成现代化建设格局,根据《河南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》、《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》等,编制本规划。本规划基准年为2017年,规划期限为20182025年。

一、发展基础

近年来,信阳市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大力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,不断提高能源供应的保障能力,促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,在能源结构调整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、能源清洁化利用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。

() 能源保障能力持续提升

电网网架更加坚强,电力供应保障进一步加强。截至2017年底,信阳市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21万千瓦,全市电网已形成以500千伏变电站、华豫电厂为电源的两个供电大区,实现东、中、西部三个220千伏环网,电网供电能力达到245万千瓦。110千伏及以上变电总容量达到11587兆伏安,线路总长度达到3480公里。天然气管网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,油气储备输送能力和可靠性进一步增强。截至2017年底,全市累计建成天然气管道主干线长度超过450公里,天然气管网辐射区域进一步扩大;驻马店至信阳成品油管道已建成投运,全市建成在运成品油管道长度超过200公里;各类成品油储备库4座,大型天然气储备设施建设正在积极推进,油气应急储备能力得到较大提升。

() 能源结构调整初见成效

信阳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、能效提升、需求侧管理等多方面举措,能源消费总量增长速度明显放缓。2017年信阳市能源消费总量约960万吨标准煤,低于河南省定控制目标。煤炭、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比重分别为63%2.8%,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逐步提高,能源结构调整初见成效。

() 节能减排能力大幅提升

十二五期间,信阳市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成效,全面完成河南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。截至2017年底,信阳市国民经济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为0.43吨标准煤,较2010年下降18%。积极推进燃煤锅炉集中整治和大型火力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,全市10/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均已完成拆除或清洁能源改造;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及城市禁黏和乡镇禁实,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;全市成品油提质升级工程全面实施完成,汽柴油标准完成从国IV向国V的提升。

() 保障民生水平不断提高

2017年,全市人均能源消费量达到1.37吨标准煤,较2010年增长31%;人均用电量1101千瓦时,较2010年提高44%。城镇人口气化率达到75%。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与新一轮农网改造步伐加快,配电网供电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,能源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。


二、发展机遇和挑战

2018~2025年期间,信阳市工业化、城镇化加速推进,经济发展处于动力转换、结构优化的关键阶段,对能源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,保障能源供应、加快推动能源结构优化的任务十分艰巨,能源发展既面临严峻挑战,也面临难得机遇。

() 发展机遇

从全球经济和能源发展趋势来看,世界能源结构正在加速调整,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显著提升,清洁低碳能源发展成为大势,终端能源消费中电力的地位更加突出。低碳、绿色的清洁能源逐步替代高碳、高污染的非清洁能源,是全球各国合理应对气候变化、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必然选择。同时以智能化为特征的能源生产消费新模式不断涌现,能源有望成为引领产业变革和经济转型升级的率先突破领域之一,清洁智慧能源新业态已初现雏形。

从国内经济和能源结构调整发展趋势来看,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,能源发展从总量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,呈现能源消费增速放缓、结构加速优化、增长动力转换等新特征,油气替代煤炭、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双重替代步伐加快。煤炭消费比重逐步降低,清洁能源成为能源增量主体,能源结构调整中以发展清洁能源为重要举措已成为共识。

从信阳市能源结构和资源禀赋条件来看,能源发展和调整的空间仍然较大。一是全市能源供应能力仍需加强,近年来信阳市能源保障能力持续提升,但仍存在部分时段局部区域电力供应紧张、集中供热刚刚起步、部分乡镇天然气普及率低等问题,能源发展仍存在较大的需求空间。二是能源结构调整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期,信阳市传统化石能源资源匮乏,但可再生能源资源比较丰富,其中风力发电当前经济可开发量达到360万千瓦,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在43004700兆焦/平方米,全市年产秸秆量约600万吨,生活垃圾年产量约197万吨,水电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12万千瓦,为能源结构调整提供了较好的资源基础。

() 面临挑战

1、能源结构调整任务艰巨。国家提出到2030年左右,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,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%左右,同时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。2017年信阳市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为1.1%,比河南省平均水平低4.7个百分点;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3%左右,低于全省平均水平,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3个百分点。信阳市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偏低、煤炭消费占比偏高,能源结构的调整任务较为艰巨。

2、增量能源开发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剧。为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,信阳市需推进风电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展。作为生态示范市和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市,信阳市环境保护任务较重,未来新能源的发展将受到来自地域资源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多重约束,须更加注重与生态融合和协调发展。

 


三、目标方向

() 总体思路

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落实四个革命、一个合作的能源战略思想,坚持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要求,把绿色作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,以清洁高效为主导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以提升能源保障能力为基础,进一步强化能源节约和合理利用,积极推进低碳清洁能源的开发,加快建设安全、清洁、高效、可持续的现代智慧能源体系,为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加快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能源保障。

() 基本原则

坚持以结构优化为发展主线。积极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加快传统能源与新兴能源互补融合,加强能源系统统筹协调和集成优化,提高供需双向互动响应能力。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,保障合理用能、鼓励节约用能、限制过度用能,全方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。

坚持以绿色低碳为发展方向。统筹能源与经济、社会、环境、生态等协调发展,通过转变能源发展方式,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,实现以较少能源消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。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,清洁化利用化石能源,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,提高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。

坚持以提升能源保障为发展基础。把增加有效供给贯穿于煤炭、油气、电力、新能源发展的各个环节,统筹市内市外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,拓展能源保障途径,增强能源储备应急能力,保持能源充足稳定供应。全面落实各级安全责任,深化安全风险管控,提升对突发事件、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。

坚持以能源体制机制创新为发展动力。积极响应国家和河南省能源体制机制创新,充分应用电力、油气等重点领域的改革成果,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,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全市能源开发建设,增强能源持续健康发展活力。

() 发展目标

2020年,煤炭消费占比进一步下降,能源消费结构更加优化;全市低碳清洁能源得到深入开发利用,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占比;能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,实现城乡统筹发展。基本形成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、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支撑系统。2020年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如下:

——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048万吨标准煤以内,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606万吨以内。

——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7%以上,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7.5%

——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30亿千瓦时左右。全市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343万千瓦,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40万千瓦。

——城乡配电网综合电压合格率显著提高,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中心城市()不超过1小时、城镇地区不超过10小时、农村地区不超过24小时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“十三五”时期能源发展主要目标

分类

序号

指标

单位

2017

2020

属性

总量

目标

1

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

万吨标准煤

960

1048

预期性

2

煤炭消费总量

万吨

646

606

约束性

3

全社会用电量

亿千瓦时

97

130

预期性

4

电力装机规模

万千瓦

221

343

预期性

5

煤电

万千瓦

196

196

预期性

6

风电

万千瓦

7.1

110

预期性

7

光伏

万千瓦

14.3

30

预期性

8

生物质

万千瓦

0.15

3

预期性

9

水电

万千瓦

3.7

3.7

预期性

结构

目标

10

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

%

11.3

42

预期性

11

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

%

6

23

预期性

12

煤炭消费比重

%

63

完成省

下达指标

约束性

13

天然气消费比重

%

2.8

7.5

预期性

14

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

%

1.1

>7

约束性

效率

目标

15

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

吨标准煤/万元

0.43

完成省

下达指标

约束性

16

供电煤耗

克标准煤/千瓦时

311

<310

约束性

环境

目标

17

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

%

11.02

完成省

下达指标

预期性

18

煤电二氧化硫排放浓度

毫克/立方米

45

<35

预期性

19

煤电氮氧化物排放浓度

毫克/立方米

85

<50

预期性

20

煤电烟尘排放浓度

毫克/立方米

18

<10

预期性

注:1.上述指标待规划核定后调整。

    2.本规划统计数据不包含固始县。

 

2025年,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降低,较2020年下降15%左右;煤炭消费占比进一步下降,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5%;继续发掘低碳清洁能源的发展潜力,可再生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分别达到65%45%。深化能源技术革命,继续推动智慧能源结构调整,建成安全、清洁、高效、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,为信阳市加快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强的能源基础。

 


四、主要任务

() 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,促进能源结构调整

把发展非化石能源作为新时期能源发展的主攻方向,鼓励优先开发和利用非化石能源,不断扩大利用规模,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,促进非化石能源全方位、多元化、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,增强非化石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作用。

1、积极推进风电开发

按照统筹规划、生态优先、集散并举、有效利用的原则,加强开发规划指导,合理安排项目布局和建设时序,建立以规划为基础的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制度。重点推进以新县、商城县为主的资源条件和建设条件较好的山地风电场,示范开发平原地区低风速风电场。在用电负荷中心附近区域,因地制宜推动分散式风电开发。积极探索推广风电与其他分布式能源相结合的互补开发模式。2018~2020年期间力争全市新增风电装机不低于100万千瓦,基本建成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;2021~2025年期间力争新增风电装机不低于250万千瓦,到2025年底全市风电装机规模达到360万千瓦。

专栏一    风电规划发展目标      

指标类别

2020

2025

单位

万千瓦

万千瓦

发展目标

110

360

一、集中并网型风电

88

310

山地风电

88

148

平原风电

0

162

二、分散式接入风电

22

50

山地风电

9

9

平原风电

13

41

2、有序推动太阳能利用

鼓励各类电力用户遵循国家光伏产业发展政策,按照自发自用、余量上网,电网调节的方式有序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。优先支持用电价格较高的工商业企业、工业园区建设规模化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。因地制宜实施光伏扶贫工程,按照全省脱贫攻坚安排部署,以资产收益扶贫和整村推进的方式,在贫困户自愿原则下,以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和村级小电站为主要形式。规范开发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,原则上不再支持无技术进步目标、无市场机制创新、补贴强度高的普通集中式光伏电站。鼓励太阳能发电与新农村建设发展相结合。推进分布式多能互补综合性储能示范规划。2018~2020年期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不低于15万千瓦,2020年底全市累计达到30万千瓦以上;2021~2025年期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不低于20万千瓦,2025年底全市累计达到50万千瓦以上。

3、稳步发展调峰电源

重点推进五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,加强区域电网的消纳能力,争取五岳抽水蓄能电站在2018年核准,2023年底建成投产。稳步推进大坪抽水蓄能电站的前期工作,争取在2025年前具备开工建设条件。同时积极研究电化学储能成本趋势和技术水平,在电网调峰、调频以及紧急功率支撑时探索电化学储能的应用,保障全市电力系统平稳运行。


 

专栏二  信阳市抽水蓄能电站

信阳市目前开展前期工作的抽水蓄能电站共2座,分别为光山县五岳抽水蓄能电站和新县大坪抽水蓄能电站。

五岳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河南省光山县殷棚乡境内,上水库位于牢山寨北坡近顶部山坳处的牢山林场,下水库利用已建的五岳水库。电站至光山县城、信阳市公路里程分别为42公里、74公里。电站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,安装4台单机容量为25万千瓦的水泵水轮机组。主要任务是承担河南电网的调峰填谷、调频调相、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。项目已完成环评、水保、移民等前期工作,争取在2018年核准、2023年底建成投产。

大坪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河南省南部新县田铺乡境内,站址距信阳市直线距离约140公里。上水库在小潢河源头筑坝成库,下水库拟在田铺乡九里冲沟处筑坝成库。规划装机容量120万千瓦,安装4台单机容量为30万千瓦的水泵水轮机组。目前大坪抽水蓄能电站初步完成项目选址,结合河南省和信阳市电网需求,争取在2025年前具备开工建设的条件。

 

4、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

充分利用信阳市秸秆资源和生活垃圾,以提高秸秆和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率、消除面源污染、提高土地肥力为目标,按照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的原则,充分利用丰富的生物质资源。重点打造生活垃圾收储运系统,加快建设农户参与、企业主导、政府推动且覆盖城乡、高效环保的生物质原料收、储、运的保障体系。2020年前至少建成两个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。

5、积极探索地热能利用

开展地热能资源地质勘查,可在适合区域进行探索示范开发地热供暖。以浅层地热能利用为主,中深层地热能为辅,分级分类开发,实现阶梯利用,统筹布局地热能开发项目,提高综合能效。2025年前在信阳市城区和息县、潢川县等人口集中区域开展地热能资源地质勘查,提出地热开发利用规划。

6、继续做好核电厂址保护工作

2018~2025年期间做好信阳市核电项目厂址保护工作。

() 优化发展化石能源,坚持能源清洁高效利用

保障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,合理推动煤电机组升级改造,加快发展热电联产。推进新型发电技术的应用示范,提高发电机组利用率,减少燃煤消耗。

1、推动煤电升级改造,加快发展热电联产

合理确定城镇和工业集中供热方式,形成规划科学、布局合理、利用高效、供热安全的热电联产产业健康发展格局。优先对城市周边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纯凝机组实施供热改造,满足居民和工业企业用热需求。推进供热管网与热源同步建设、协调发展,充分发挥热电联产供热能力。近期重点推进信阳华豫发电有限公司 320兆瓦机组供热改造项目。

 

专栏三  信阳市十三五热电联产发展规划

在保证电力调峰需求前提下,按照统一规划、立足存量 、结构优化、提高能效、环保优先的原则,近期推动信阳华豫发电有限公司2×320兆瓦机组热电联产改造,远期推动2×660兆瓦机组热电联产改造,满足区域内工业、居民采暖用热需求。

2、推进生物质耦合技术应用示范,提高机组利用率

将生物质气化与燃煤锅炉再燃技术相结合,使用世界领先的大型高效生物质气化及生物质气+耦合发电技术,对燃煤锅炉进行再燃改造,利用生物质气化产生的燃气与煤粉一起燃烧的方式,达到提高发电机组利用率,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目的。争取2025年前完成“生物质气+煤”耦合发电示范,争取气化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兆瓦。

() 坚持绿色低碳,加快能源消费方式转变

坚持能源节约与开发并重,突出节能优先,注重环境保护,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控制,推进节能降耗和需求侧管理工作,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水平。

1严格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

落实国家和河南省一挂双控措施,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挂钩,对高耗能产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强约束,其他产业按平均先进能效标准实行强约束。控制煤炭消费总量,明确全市煤炭减量任务目标,大幅减少煤炭消耗。加强能源供需双向调节,强化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目标考核。建立健全能源信息监测和预测预警机制。2020年实现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606万吨之内。

2、稳步推进煤炭替代工作

加快推进能源结构优化,积极采取措施增加天然气供应和优化电网结构,稳步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燃煤工作。加快燃煤锅炉综合治理,根据天然气、电力价格及保障能力,宜气则气、宜电则电,积极推进天然气锅炉、电锅炉的使用。2020年前将全市所有35/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拆除采用集中热源或改为天然气锅炉、电锅炉。

3、有序推进以电代油工程

积极推进平原地区现有柴油机井通电工程建设和电力机井改造,实现平原地区现有农田机井井井通电,积极推进新建机井同步通电。加快推广应用电动汽车,协同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动汽车推广应用,大力推行“互联网+充电基础设施”,积极推进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的能量和信息互动,提升充电服务智能化水平。到2020年,全市建成各类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9座、分散式充电桩超过800个、满足超过1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。

4、积极推动用能方式变革

大力提倡绿色生活方式,引导城乡居民绿色消费,全面推动城镇能源消费方式转变。统筹城乡发展共同推进建筑节能工作。实施新城镇、新能源、新生活行动计划,积极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、绿色能源示范县、新能源示范镇,在经济条件和资源条件较好的地方开展低能耗、低排放新型城区()建设示范。

()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能源保障能力

完善信阳市电力、油气的输配体系,提高城乡能源服务保障能力,提高能源普遍服务水平,促进城乡能源公共服务均等化。

1、加强智能电网建设

坚持用发展理念引领电网建设,以保障安全、优化结构、节能减排、协调发展为重点,建设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智能电网;实现电网跨越式发展,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和送出能力;促进智能互联,全面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,大幅缩小城乡供电服务差距。2020年前新增35千伏及以上等级变电站107座,改造42座,新增35千伏及以上等级线路2300公里。2025年前积极推进城区智能电网的建设,推进增量配电网建设,满足新能源、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要求。


 

专栏四  信阳市500千伏骨干网架建设工程

2019~2020年,加快推进500千伏驻马店东(挚亭)至春申线路工程和500千伏信阳金牛(信阳西)输变电工程建设。

500千伏“两纵一横”骨干网架构建工程。2019 年,新建驻马店东(挚亭)至春申500千伏线路工程,线路全长96.4公里,途经息县和潢川县,该工程建成投运后将形成信阳500千伏“两纵一横”骨干网架,解决信阳东部7220千伏受电断面“卡口”、2020年信阳地区电力缺口问题,信阳电网整体供电能力提升至350万千瓦,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将得到显著提升。

500千伏电网供电能力提升工程。2020年,新建500千伏信阳金牛(信阳西)输变电工程,新增变电容量100万千伏安,新建线路全长80公里,重点提升信阳市城区用电保障能力。工程投产后,将以金牛、河、春申3500千伏变电站为电源支撑,形成信阳西部、中部、东部3个供电区,信阳电网整体供电能力由350万千瓦提升至420万千瓦。

 

2、提高天然气保障能力

根据《河南省十三五天然气发展规划》的要求,围绕全市构建三横五纵输气干线和“双管道、双气源、互联互通、环路供气”的天然气输配网络建设目标,重点推进环信阳市天然气长输管线工程和淮滨港LNG储备基地建设,加快有条件的县区推进乡乡通村村通天然气管线建设,配套建设储气调峰设施,增强天然气保供和应急调峰保障能力。


 

专栏五   环信阳市天然气长输管线及配套储气工程

环信阳市天然气长输管线工程,包括输气干线、输气环线、输气支干线、沿线站场、阀室工程及沿线工业园区、乡镇用气支线管网,管道总长约597公里,南线工程设计输气量每年8亿立方米。整体工程建成投产后,环信阳市天然气长输管线输量达到每年13亿立方米,覆盖全市全部县城和重点乡镇,实现信阳市“双管道、双气源、互联互通、环路供气”的天然气供给格局。

淮滨县港口LNG储备库工程项目,建设5万吨LNG储配站1座,项目将分期建设,一期为2万吨,二期为3万吨,工程主要分为三个组成部分:码头及陆域形成、LNG 接收站及输气干线。LNG经气化处理后经输气干线外输至环信阳市天然气长输管线。

3、保障成品油稳定供应

加强全市成品油市场管理,按照“总量控制、存量调整、优化布局、逐步淘汰、有序发展”的原则,形成以中心城区为龙头,以交通干线为龙身,以主要乡村为龙尾,立体化、网络化、规范便捷化的成品油分销体系。重点向新建城区、新建道路、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域和偏远乡镇布局。严格执行有关成品油经营管理的政策规定,确保成品油的质量和计量均能符合国家标准。

() 加强能源创新技术应用,推动装备产业发展

加强统筹规划和系统优化,以提高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为重点,推动多种能源互补开发示范。以资源开发带动产业发展,推动新能源装备产业园的建设。

1、推进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

以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小镇为依托,坚持系统优化,因地制宜、统筹开发、互补利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,构建多能互补、高效协调的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示范。实施传统能源与风能、太阳能、地热能、生物质等能源的协同开发利用,优化布局电力、燃气、热力、供冷、供水管廊等基础设施,通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、储能和智能微网等方式实现多能互补和协同供应,为用户提供高效智能的能源供应和相关增值服务,推动能源就地清洁生产和就近消纳,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。

2、加快推动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建设

依托信阳市优质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和丰富的新能源项目储备,打造科技含量高、行业影响大、产品竞争力强、辐射带动能力广的能源装备产业园,推动全产业链的原材料、产品制造技术、生产工艺及生产装备水平,实现新能源装备产业“引进来、走出去”。2025年前建成国内领先、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新能源装备工业园。

专栏六   信阳新能源装备工业园

信阳新能源装备工业园,将行业领先的产品投入到信阳产业园进行规模化生产,主要研发和生产产品有:国际领先的3兆瓦及以上大型风机设备,年产能500台;半径60米及以上风机叶片和分段式叶片,年产能600套;国际领先的纳米碲化镉光伏发电设备,规划5条生产线,年产能500兆瓦。产品辐射河南、河北、安徽、陕西、山西、湖北、天津等六省一市。

 

 

 


五、保障措施

() 加强组织协调

按照市政府的部署安排,市能源主管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协调和指导,加大与河南省相关部门的协调力度,争取对信阳市能源项目指标的支持。市内相关部门应按照职能分工,加强沟通配合,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措施,为规划实施创造有利条件,区县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要根据各自的职责,细化落实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。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,推动规划各项指标和任务的落实。市能源主管部门要及时掌握规划实施情况,根据国内能源行业发展形势、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能源的供需要求,适时对规划进行调整,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。

() 强化规划引领

落实国家和河南省能源发展战略,加强与国家和河南省能源发展规划的衔接。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、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相关专业规划的衔接,做到能源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、城市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。强化能源发展规划的引导约束作用,建立规划监测评估机制,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,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,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。

() 完善基础设施

加快推进全市能源输配设施建设,提高保障规划项目顺利实施的能力。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新能源项目接入电力系统建设的有关规定,根据项目规划实施方案加强电网规划和建设工作,进一步提高和增强电网消纳规划实施项目的能力。鼓励支持增量配电网市场化运作。加快推进天然气输配干线及支线管网和LNG储备库建设。

() 提升能源行业管理水平

加强政府对能源发展战略、规划、政策、标准等的制定实施。健全市级能源管理体系,完善市、区县两级能源管理协调机制。改进政府监管方式,进一步提高监管水平。加强能源统计工作,健全非化石能源统计体系,加强能源领域污染物排放数据的监测分析。


六、环境影响

本规划立足于优化信阳市能源结构,加快建设安全、清洁、高效、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,着力推动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非化石能源的建设,优化发展化石能源,不断提高清洁能源消费占比,能够降低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,促进节能减排。

以风电和光伏为主的非水可再生能源开发,在能源生产过程中不排放污染物和温室气体,而且可显著减少各类化石能源消耗,降低燃煤发电的水资源消耗,可替代大量化石能源消耗。至2020年规划风电和光伏项目建成投产后,每年可节约标煤75万吨,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.4万吨,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约0.8万吨,减少灰渣排放量23万吨。此外每年还可节约用水,并减少相应的废水排放和温排水。

以热电联产为代表的传统化石能源优化发展,可取代分散的小锅炉,使能量充分、合理利用,提高了热能利用效率,从而节约大量燃料,降低了大量气体污染物的排放。相应减少了一次能源的开采及运输费用,并有利于一次能源的保护和利用,并合理利用了现有的水资源。2020年热电联产实施后,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181吨,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656吨,减少灰渣排放量1.8万吨,节能减排效益较好。

在规划实施中,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场址、加强施工管理,对可能造成的大气、水、固体废物、噪声等环境影响采取预防减缓措施,降低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;同时应充分结合信阳市生态发展理念和要求,能源开发项目应遵循地方生态环境特点,要求建设项目与生态环境高度融合、协调同步发展。

综上分析,规划实施后可有效地减少化石资源的消耗,减少因燃煤等排放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,缓解环境保护压力。经初步论证,规划实施所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。